【O小編】最近小編無意間發現自己耳垂上多了一顆異物,本以為是粉刺或痘痘查詢後才發現可能是粉瘤,煎熬了許久又恰恰剛好手因蟲咬而過敏發作(真是多災多難),才心甘情願踏入皮膚科就診,詢問醫生才知道原來粉瘤這問題可大可小!小編為此整理出一篇粉瘤和青春痘的差異,或許被你誤會很久的粉刺它其實就是粉瘤...
粉瘤怎麼形成?毛細孔阻塞導致
因為人的皮膚有著許多毛細孔,這些毛細孔是皮脂線與汗腺的出口,當毛細孔阻塞時,應該排出身體的代謝廢物便會囤積在皮下,逐漸形成囊腫,而這些「表皮囊腫」即是俗稱的「粉瘤」。
粉瘤表面通常會有一個黑點,便是皮脂腺孔被堵塞的地方,粉瘤囊腫中的內容物,通常是廢棄的角質堆積以及皮脂腺的油脂。粉瘤在沒發炎的狀態下是正常組織,多半擠不出東西;一旦粉瘤發炎,囊腫的角質組織就會溶解,產生紅、腫、熱、痛感,還可以擠出乳白色、有惡臭味的膿液。
粉瘤輕忽不處理 持續擴大感染恐發炎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粉瘤部位的毛細孔雖然被阻塞,但皮脂腺分泌的功能並未停擺,囊腫還會繼續擴大,因此千萬別以為不痛不癢就沒關係。除了手掌、腳掌等沒有毛囊的部位外,身體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形成粉瘤。
醫師也說目前粉瘤的成因不明,一般說來與體質、基因較相關,皮膚較油、容易長青春痘的人,或是家族中有人長粉瘤,其家族成員也都是粉瘤的好發族群。尤其夏天高溫天氣熱,皮膚容易出油、毛孔組塞誘發粉瘤生長,若平時未注意清潔,就容易使粉瘤惡化、發炎。
由於粉瘤觀與青春痘相似,許多人會將粉瘤跟青春痘、粉刺搞混,常看到網上許多美容師的"舒壓"影片自行擠出內容物。不過,在擠壓的過程中,若沒有將粉瘤擠乾淨,粉瘤囊壁仍留在皮膚深層,或是雙手沒有徹底清潔,反而容易造成傷口感染,引發嚴重發炎。有些抵抗力較弱的人,甚至會惡化為蜂窩性組織炎因此要特別小心!
粉瘤、青春痘傻傻分不清!
粉瘤 | 青春痘 | |
---|---|---|
形成原因 | 皮膚的毛細孔阻塞,導至廢棄的角質及皮脂腺的油脂,逐漸囤積在皮下形成粉瘤。 | 依其發炎輕至重分為,粉刺、丘疹、膿包。 大部分由細菌感染後引起皮脂腺發炎的症狀,會有紅腫、痛的感覺。 |
好發部位 | 任何有毛囊的部位。 | 好發在臉、胸、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部位。 |
外表 | 表面上可能有黑點小開口,皮下有非常大的囊袋,即使沒有發炎依舊能感到皮膚下有腫塊。 | 不會有囊袋,也不會摸到腫塊。 |
體積 | 通常使會越長越大,不會自行消失。 | 較小,且會自然消腫。 |
![]() |
左邊為粉瘤,右邊為青春痘 |
粉瘤治療一定要開刀?治療依症狀輕重有所不同
醫師也說粉瘤不同於青春痘,不會自行消腫還會愈長愈大,即使會因為擠出乳白色膿液而暫時變小,但若囊腫還在皮膚深層內就有機會持續長大,必須要就醫治療才能徹底根治。治療粉瘤的方式,會因粉瘤症狀輕重程度而有所不同,症狀輕微者給予消炎藥即能讓粉瘤逐漸消腫,發炎嚴重者就必須手術切除。
基本上透過手術切除,便能一勞永逸,在粉瘤愈小的時候開刀切除,疤痕就愈小。至於有少數人在切除粉瘤後,過一陣子又會在同一地方復發,有可能是因為囊壁未取乾淨,或是個人體質引起。
【醫師小叮嚀】
絕大部份的粉瘤都是良性的,只有在罕見的情況下,才會轉變成惡性腫瘤,美人們若發現粉瘤有不正常增生、形狀奇特,或是觸感較硬,建議及早就診診檢查,以免增加後續處理上的困難!